時光流轉,萬物煥新。
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跨度里,中山大學已成為其手創(chuàng)者所期望的樣子。歷盡千帆、行經(jīng)萬里,他依然積石如玉、列松如翠,頭角崢嶸、風華正茂。
世紀中大,何以為鉅?
1924年,孫中山在他所頒布的《大學條例》中,開篇便刻畫了他心中大學典范的模樣:“大學之旨趣以灌輸及討究世界日新之學理、技術為主,而因應國情,力圖推廣其應用,以促社會道義之長進,物力之發(fā)展副之?!辩H鏘回蕩的話語,為巍巍學府注入了靈魂與夢想。
一所偉大的學府,必然和國家、民族命運與共。從堅持“大學與社會結合”到“人民新中大”革故鼎新,從向著“教學中心與科研中心”轉變到服務國家戰(zhàn)略與粵港澳大灣區(qū)發(fā)展,百年中大同國家、人民休戚與共,以一脈相承的使命擔當,使教育事業(yè)“適應著社會的發(fā)展以謀自己的發(fā)展,因而并推進社會的發(fā)展”。
猛進者,中大。中大學人為學鮮活生猛、為人求真務實。一改“從紙面到紙面”的學問方式,辛樹幟教授溯西江而上至廣西,白天“在沒頂蓬蒿之中鉆走著,在滿山的竹子之中攀緣著走,在惡蜂、山蛭、毒蛇的巢穴中搏擊著走”,去發(fā)現(xiàn)新屬新種;夜晚則“在昏暗的燈光下做采集歌謠、標注方音和探問風俗的工作”,展開民俗學調查。眾多學者因應學術之變,使中大成為我國考古學、人類學、民俗學等學科的重要發(fā)源地。
虛懷者,中大。“和實生物,同則不繼”,中大學人深諳此道、身體力行。就如諾獎得主楊振寧指出的,在中大激光實驗室里,上世紀80年代“有一群激光科學家涌現(xiàn)出來”,因為“他們知道與這個專業(yè)有關的一切知識,也明白外國人所探討的那些問題存在的真正原因”。既以我為主、為我所用,又兼收并蓄、海納百川,這是中大學人的治學姿態(tài),也是他們的思維方法,更是他們之間的精神傳承。
深耕者,中大。中大學人做學問,用手、用腦更用腳,一步一步走出來。從20世紀20年代直至本世紀,幾代中大人接力構建中國人自己的紅層研究體系,并成功讓“中國丹霞”走向“世界丹霞”?!梆B(yǎng)魚院士”林浩然蹲伏在試驗田地里,連續(xù)數(shù)月觀察魚和水稻的生長情況,只為獲取第一手數(shù)據(jù)。厚植科學沃土、筑牢創(chuàng)新基石,中大學人不斷提出破解新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。
一百年,不過歷史一瞬。在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新征程上,世紀中大何以有為、以何有為?
“我們要扎根中國、融通中外,立足時代、面向未來,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。扎根中國大地辦高等教育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統(tǒng)一的,只有扎根中國才能更好走向世界?!绷暯娇倳浺詫拸V的全球視野和深邃的歷史眼光,指明了中國教育現(xiàn)代化的發(fā)展路徑。走出嶺南一隅的“小富即安”,全面提升學科實力與影響力,進入“國內第一方陣”,加快邁向世界一流前列,“立足灣區(qū)、服務國家、面向世界”的中大要用自己的擔當與作為,為大國復興插上科教“雙翼”。
獨領風騷,做時代先鋒。從建成我國首臺高能非彈性中子散射譜儀到建設“海路通”高性能計算集群,再到致力于打造空間引力波天文臺……中大人瞄準世界科技前沿,在新的科學春天里“上天”“下海”“入地”,不避艱險、披荊斬棘。在港設立高等研究院,以前沿交叉研究引領發(fā)展未來技術,打造匯聚世界一流人才的學術重鎮(zhèn),中大立志為大灣區(qū)成為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的引領地提供強有力支撐。在新技術革命和全球化的時代,大學不僅要做現(xiàn)在的篤行者,更要做未來的引領者。
矢志報國,扎根中國大地。爭當國家經(jīng)略海洋的先鋒隊伍,挺進深空深海深地深藍,跨越重重山海建設健康絲綢之路,在建設健康中國、服務鄉(xiāng)村振興、助力西部大開發(fā)中育人育才……正如我國光學和光譜學開拓者之一、中大物理系教授高兆蘭所說:“科學研究和國家實際情況相結合,就能為生產(chǎn)服務;與學科相結合,就能提高教育質量?!敝挥邪褔野l(fā)展需要作為夢想之舟、奮斗之帆,在深學篤用中玉汝于成,在躬身實踐中淬火成金,方能把百年學府建設成為展現(xiàn)活力的創(chuàng)新策源地、富有效果的方案提出地、具備影響力的思想產(chǎn)生地。
“根本固者,華實必茂;源流深者,光瀾必章?!笔兰o中大苒苒風華、初心彌堅,弦歌不輟、砥礪前行。千千萬萬的“文學生”們當承繼積淀百年的奮斗精神,以青春之我肩負起國家與民族的希望,以奮斗之我書寫無愧于時代的華章。
(廣州日報評論員楊博)
(編輯: 廣州網(wǎng) 龍煜)